基层风采

首页 >> 基层风采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思政课教师暑期实践研修活动

时间:2025-08-17 17:42:11  来源:   浏览: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2025年8月12日-1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24名思政课教师赴锦州、朝阳开展暑期实践研修活动。

8月12日上午,实践研修团一行抵达锦州后,即举行了简短的开班仪式。党委宣传统战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占文教授作动员讲话,明确了此次研修活动的目的、意义及要求,为研修任务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

辽沈战役作为中国解放战争中的关键一役,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与革命精神。研修团循着辽沈战役的历史脉络,先后来到辽沈战役配水池战斗遗址、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旧址、辽沈战役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追寻英烈足迹,进行“沉浸式”学习体验,在重温历史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

配水池战斗遗址作为辽沈战役中极具标志性的战斗地点之一,承载着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听着感人至深的故事,看着遗址上留存的弹痕、碉堡等战争痕迹,老师们内心深受震撼,纷纷驻足凝视,向革命先烈致以崇高的敬意。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旧址见证了辽沈战役中诸多关键决策的制定与实施。在旧址内,简陋的桌椅、泛黄的地图、陈旧的通讯设备等,完整呈现了辽沈战役期间野战军首长指挥作战的真实场景,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战略谋划上的远见卓识。作为全面展示辽沈战役历史的专题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以文物、图片、场景复原、多媒体互动等多种形式,系统呈现了辽沈战役从酝酿、爆发到胜利的全过程。在“攻克锦州”展区,栩栩如生的场景复原让老师们仿佛置身于战斗现场,感受到了我军战士们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在“英烈事迹”展区,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一段段感人的故事,让老师们不禁潸然泪下,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内涵。

8月13日,研修团一行来到了牛河梁遗址博物馆,开启了一场探寻红山文化的研学之旅。讲解员详细介绍了遗址的发现历程、发掘过程以及在考古学上的重大意义,从遗址的规划布局到出土文物的文化内涵,每一个细节都让老师们感受到古代先民的智慧与文明的传承。展厅内,精美的玉猪龙、造型独特的玉璧、古朴的陶器等,无不彰显着红山文化的独特魅力。除了静态的文物展示,博物馆还通过多媒体互动、场景复原等方式,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红山文化的生活场景。教师们驻足思考,从先民们共同劳动、相互协作的生活场景中,看到了集体主义精神的萌芽;从遗址中不同区域的功能划分,感受到了早期社会的秩序与规范。

研修团参观了赵尚志纪念馆。赵尚志作为东北抗日联军的杰出领袖,其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坚定的爱国信念,是滋养思政教育的宝贵财富。展厅内,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一段段感人的文字记载,全面展现了赵尚志波澜壮阔的一生。从早年投身革命,到组建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间与日寇展开殊死搏斗,赵尚志带领部队多次重创敌人,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在互动体验区,通过多媒体技术还原的抗日战场场景,让老师们仿佛身临其境。枪声、爆炸声在耳边回响,战士们冲锋陷阵的身影在眼前闪过,大家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当年抗日斗争的残酷与艰难,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赵尚志等革命先烈为国家和民族所做出的巨大牺牲。

此外,教师们还参观了朝阳古生物化石博物馆、朝阳博物馆等场馆,深入挖掘各类资源中的思政元素,让多元文化与红色基因共同融入思政课堂。此次实践研修活动,为思政课教师提供了一次多维度的精神洗礼和丰富的教学素材积累。大家纷纷表示,要把在各场馆中的感悟转化为教学动力,将多元资源融入思政课堂,让思政课更具深度、广度和温度,激励学生在传承红色基因、探索科学奥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供稿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

初审初校:付筱雪

复审复校:李占文

终审终校:李占文

责任编辑:张 宇

Copyright © 2015-2023 辽宁医药职业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辽ICP备10202921号-4